春光里的绥芬河自贸片区。
进口木业加工产业基地。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片区始终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围绕国家建设向北开放重要窗口总体定位,走开放路,打自贸牌,努力建设“自贸特区”,全力打造“创新强市”,以贸易加工中转港、国际物流枢纽港、进境商品免税港、中俄金融服务港为支撑,向“新时代合作先行示范区”加快迈进。今年1~2月,片区进出口贸易额实现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
打造贸易加工中转港
绥芬河片区充分发挥境内外联动的发展优势,延伸贸易加工跨境产业链,形成多“链”跨境产业集聚区。目前,绥芬河片区贸易往来国家达到96个,进出口商品突破3000种,外贸总额稳居全省陆路口岸首位。
打造木材产业集群。绥芬河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第二批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绥芬河片区建立了全省最大的对俄进口木业加工产业基地,年均木材进口量达600万立方米,落地加工率约45%。
打造食品产业集群。支持企业在境外投资农业产业园区,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依托综合保税区政策入区保税加工成面条、面点、饲料等产品出口,有效降低关税,形成了以俄罗斯粮食为原料的跨境加工集群。以啤酒为例,进口原材料需缴纳“麦芽关税10%、啤酒花关税10%、酵母关税25%,海关代征增值税13%,通过综保区加工,国外原料入区保税,出区时按最惠国啤酒报关,关税为0,海关代征增值税13%,累计节省45%的原料关税。
打造中药材产业集群。以自贸片区“准许进口15种俄罗斯中药材落地加工”为抓手,挖掘中药材产业发展新动能,建设中药饮片加工园区,招引中药材加工企业落户;推进“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中药材种植模式,建设规模化标准示范基地,保证优势原材料稳定供给。
下一步,将继续优化贸易品种和多元化贸易方式,探索开展易货贸易,扩大贵金属等品种进口。同时,深度挖掘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构建木材、粮食、水产、中药材、清洁能源等生产加工型产业,电商、物流、旅游、会展、金融等商贸服务型产业“5+5”的多元融合产业体系。
打造国际物流枢纽港
借助俄罗斯远东港口群,打通龙江出海口,搭建了黑龙江至日韩的国际货物走廊、至我国南方港口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走廊,成功打开“东出西联、南下北上”的开放新格局。
同时,实行铁路口岸24小时通关和公路口岸16小时通关,为货物大进大出、优进优出、快进快出提供保障,口岸货运量连续四年超千万吨,占全省陆路口岸的85%以上。承运中欧班列,作为中欧班列重要的进出境口岸之一,发挥中俄国境站枢纽作用,优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落实“班列优先”运输组织原则,中欧班列累计过境1033列,93036标箱。开通哈绥俄亚班列,班列以哈尔滨为起点,由绥芬河口岸出境,经俄远东港口群运抵国内宁波、上海、太仓等16个港口,也可通过“中外外”模式运抵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常态化开通以来累计开行293列,30974标箱。疫情期间还开通了莫斯科至绥芬河的“中俄直列”和哈萨克斯坦至绥芬河的“互贸专列”,今年机场正式通航后,沿边口岸高速、高铁、民航、海运立体化交通格局逐渐形成。
下一步,将加快建设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延伸“公、铁、海、空、网、邮”联运,扩大循环规模、提高循环效率、增强循环动能。
打造进境商品免税港
用好互贸8000元免税政策,依托15个互贸进口国,拓展互市贸易规模,发挥全国唯一的对俄铁路互贸点优势,开展油菜籽、亚麻籽等大宗商品互贸交易。用好跨境电商26000元免税,打通“1210”保税备货进口业务,建设数字化通关服务平台,培育电商从业主体8367家,快递发寄量位列全省县域第一位。依托离境退税试点城市,用好境外游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带动旅游购物相关业态发展。
下一步,将加快建设跨境电商边境仓、海外仓,对标海南自贸港,借鉴“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探索“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域内自由”。
打造中俄金融服务港
积极推动对俄跨境金融发展,在跨境调运、付汇、结算、融资等领域加快全要素集成创新,助力中俄边境贸易高水平发展。打通中俄本币现钞调运新渠道,通过绥芬河公路口岸,成功将3000万卢布现钞调运至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的合作银行。形成中俄企业跨境结算新模式,“关银-KEY通”解决了企业跨部门、跨区域办理业务的痛点,“单一窗口”全程电子化单据,丰富了支付渠道,提高了支付效率。搭建中小企业跨境融资新平台,依托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办理出口化工产品贴现融资业务,提高了企业融资效率。
通过系列金融领域创新举措,今年前2个月国际结算量实现2.09亿美元,证券业客户交易量49.85亿元,增长37.22%,帮助企业使用工业贷款周转金化解银行到期贷款800万元。
下一步,将探索发展离岸金融,扩大域内银行评级授信等经营管理自主权,争取外资银行、域外银行、民营银行入驻。